# #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有一首歌,是小学时代拥有红领巾的骄傲,是长大后关于童年的有声回忆,更有着唤醒亿万国人共同记忆的魔力。它,就是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但你知道队歌的发祥地在哪吗?今天我们跟随厦门税务青年去探秘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背后的红色故事。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总能唤起大家胸前佩戴着红领巾,引吭高歌的回忆。那么这首歌又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呢?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福建省厦门市何厝小学——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发祥地。
1958年炮战期间,厦门禾山第四中心小学(现厦门何厝小学)的13名少先队员主动留在当地支援前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接电话线、擦炮弹、站岗放哨、抢修军备路……鲜艳的红领巾与弥漫的硝烟一同飘扬在前沿阵地。
1958年9月,他们被授予“英雄小八路”的光荣称号;1961年,以他们的事迹为原型拍摄的电影《英雄小八路》获得公映,而电影主题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则是在1960年由剧作家、词作家周郁辉、作曲家寄明在前线现场采访孩子们的所做、所感后,由此诞生。 自此,这首脍炙人口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唱响在祖国的大地上。1978年10年,在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上,《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被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岁月如歌,当年风华正茂的“英雄小八路”们早已白发苍苍。现年78岁的老党员何佳汝,据她回忆,当年参加支援前线的孩子中,年龄最大的队长何明全不过16岁,而最小的何大年仅12岁,他们一边坚持学习,一边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炮火中支援前线的战斗,大到修公路、挖炮位、擦炮弹,小到洗衣送水,只要有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就不怕困难冲在前头。
六十余载风雨年华,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早已消散在时代潮流之中。然而,在那段特殊历史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爱祖国、爱人民、不怕困难、坚决斗争的精神却历久弥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唱着这支歌走向未来。
税务青年干部王雅珍:队歌以其激烈雄壮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词句,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弦。作为一名税务干部,我们要响应歌词中发出的爱祖国爱人民的号召,服务好每一位纳税人缴费人,深入推进税收事业现代化建设。